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807个“空壳工会”被注销的背后
陈晓燕
//www.workercn.cn2017-07-2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据7月25日《工人日报》报道,甘肃省张掖市总工会日前注销807家名存实亡的“空壳工会”,同时对全市1723个基层工会组织进行整顿。

  一次性注销807个“空壳工会”,张掖市总的“手笔”不可谓不大,显示了其重视基层工会建设质量的决心,值得点赞。

  “空壳工会”不独张掖有,在全国不少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大力推进工会组建覆盖中出现的一种“奇葩”现象。其表现大多为:会员空无几人,主席虚有其名,活动一片空白,经费空空如也等。一句话,牌子空挂,机构空设,长期不开展工会,对这种现象类似的叫法还有“牌子工会”“僵尸工会”等。

  “空壳工会”为什么会产生?与企业注销、关停并转迁等客观情况有关,还跟当地工会和企业的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实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工会,一味追求组建成绩单上的漂亮数字,重组建而轻规范。比如,对企业的建会批文是发了,但企业有没有实质性动作不管,或以人手不够无暇顾及为借口,不深入基层,不走访企业,对“空壳工会”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在企业,老板若是对组建工会心存抵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工会而建会,极有可能出现指定亲戚或心腹员工担任企业工会主席,继而拒绝为工会机构设置、活动开展提供条件的情况——“空壳工会”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空壳工会”的存在损害的是职工利益和工会事业,不可等闲视之。工会是职工群众的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和职工权益的维护者,对职工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企业工会,在具体维护职工劳动权益、民主权利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空壳工会”显然不能发挥如是作用。不仅如此,面对“空有牌子,不办实事”的工会,职工会做何感想?结果可想而知。

  对工会事业而言,一方面,它损害了工会在职工中、在社会上的形象,另一方面,它造成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数据的失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是上级工会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如果掺有水分,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上级工会部署工作的科学性。

  要清理“空壳工会”,挤出数字水分,从当前一些地方工会的实践看,方法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上级工会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切实把工作从“重组建”转到“组建和规范并重”上来。要真正认识到基层工会作为工会组织的“末梢神经”,是工会工作的基础,是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工会事业的发展。上级工会不妨实打实地走进基层,一家一家地走访、核对,同时与经济普查数据和税务、人保等数据进行比对,对各种不规范的工会组建行为进行清理。同时,在新组建工会时,若能坚持建会与规范并重,从一开始就杜绝“空壳工会”的产生,岂不更好!

  当然,不是所有的“空壳工会”都要“清理了之”。对其中一些可以“拯救”的,可以按照全总规定的基层工会“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有独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有服务职工的活动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自主管理的工会经费、有会员满意的工作绩效”“六有”标准予以规范,督促其转化提高。说到底,建会也好,注销也罢,都不是基层工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让基层工会“活起来”,真正发挥职能作用,让每一名职工都享有满满的获得感。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