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期待“模拟法庭”产生“授人以渔”效用
钟言
//www.workercn.cn2016-04-14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据《人民日报》4月13日报道,“参与这次庭审,让我弄明白了一些法律知识和维权手段,希望我们农民工以后遇到欠薪等问题时能够更勇敢、更合理地维权。”前不久,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工地上,抹灰工周新建当了一回“原告”,通过法律手段讨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当下,一些农民工被欠薪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甚至引发其他复杂的社会问题。欠薪问题有着多重原因,比如:企业经营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和执法者在保护农民工利益方面存在畏难情绪,不作为、乱作为;更有个别用人单位违法违规的原因。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引导农民工通过正当途径讨薪,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农民工讨薪方面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一是不少农民工被欠薪时处于无助状态,不知道怎么讨薪。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一些农民工出现权益受损,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司法途径等正常渠道解决,而是偏向于依靠个人或集体力量去自行维权,往往时间长、效果差。

  二是个别农民工被欠薪时动辄采取极端方式,有些农民工一旦自行维权不果,往往会产生悲观心理,或跳楼喝药,或集体上访,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而采取极端手段有可能适得其反,给自己带来新的伤害。

  因此,引导农民工依法依规理性维权,非常必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关方面需要引导农民工熟练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快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让一些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遇事不慌、不失理智。同时,引导农民工会善于用法。

  在此,相关部门和一些社会组织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以现场演练这种最为直观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无疑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只有农民工心中有了“定心丸”,才不会走入维权的“死胡同”。高质量的“模拟法庭”应该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一个办法。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