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深化国企改革”系列评论之二
中工时评:深化国企改革要激发职工积极性
吴迪
//www.workercn.cn2015-09-3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

  这次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针对的是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重要支柱的央企和地方大中型国有企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以及基础保障的产业。国企改革事关全局,能否激发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坚力量的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是改革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发挥好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有利于深化国企改革和加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来助推国企释放活力、激发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伴随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国企的发展亟待通过改革来释放活力。要真正释放国企活力,就必须真正想办法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正如《指导意见》的要求,“改革要冲着问题去”—在职工劳动积极性有待提高这一问题上,国企的现实问题确实不少。例如,职工视国企工作为“铁饭碗”,加上“怎么着都饿不死”的传统“大锅饭”思想,使职工劳动热情不高;再如,国企的工作任务一般都以班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在“一起干活,一起分奖金”这种没有绩效区分的工作方式下,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和淘汰压力,难以提高劳动积极性。另外,有的国企“机关化、衙门气”特征明显,不但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的效率,还对职工的声音不闻不问,逐渐疏远了与职工群众的距离;有的国企领导不顾企业经济效益,藐视国家法律法规,贪污腐败,伤害职工群众的感情,甚至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等等。

  分析阻滞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原因,除了平均主义和没有淘汰压力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外,还有一些因素值得重视:企业各级负责人,甚至班组负责人,习惯摆出“领导范儿”,让职工产生政治地位不平等的感觉,工作主动性大打折扣;分配制度不完善导致薪资两极分化严重,职工心态失衡有怨言,难以燃起工作热情;此外,奖金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晋升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流失和人心不稳现象严重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着广大职工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企改革取得了不凡成绩,但不容否认的是,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依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本轮深化国企改革事关全局,因此必须认识到上述职工积极性不佳的表现及深层原因,务实有效地激发职工积极性,切实发挥好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

  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仅难在如何激发职工积极性,更难的在于激发积极性后如何保持积极性,并让积极性创造价值。如今《指导意见》作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从制度上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会越来越普遍、职工主人翁地位会越来越得以彰显、保障和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将更加完善;探索引入混合所有制员工投资,为企业注入活力;完善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这些都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保障。

  “企业兴则经济兴,职工稳则社会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提高职工群众劳动积极性,将会有力助推国企改革的进程。随着本轮国企改革的深化和相关举措的落实,我们可以期待,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将逐步被激发出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国企改革将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增福祉,使经济更有活力、让社会更加繁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