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北大清华“互掐”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5-07-0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清华和北大的关系向来微妙。早些年,徐晋如教授主编的一本《清华第一 北大第二》的书便惹起轩然大波。最近,围绕这两所著名学府发生的新闻再度夺人眼球。在广东执信中学,为“争抢”该校全省高考理科前十的高三14班学生叶彤,北京大学的两名招生老师与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发生了激烈的拉扯。而6月28日,北大和清华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还掀起了骂战,互指对方砸钱抢自己的新生。随后,相关微博被删除。

  为争夺高分生源,北大清华“互掐”,招生老师甚至为此发生肢体冲突,微博互相对骂,可谓斯文扫地,坏了北大清华的名声不说,也让本已不堪的中国教育再度蒙羞。这一场让人大跌眼镜的“互掐”,没有胜利者,只会让人徒唤奈何。

  清华、北大已经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为何还要抢高分生源?原因无它,为自己的脸上贴金,为学校的政绩工程添砖加瓦,为学校所谓的排名、社会影响力、经费落实、科研资源的积累等功利性目标服务。北大清华尚且如此,那些“江湖地位”尚未确定的二三线大学,更是可想而知。再退一步讲,大学招生存在着争抢优质生源的问题,小学、中学招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北大清华互掐不过是中国教育怪现状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再联想一下,当下社会高烧不退的状元情结,我们或可得出结论: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大抵都停留在理论上和纸面上。关键时候,还是分数决定一切。

  往深里究,北大清华争抢高分生源,至少涉及两种制度层面上的问题。一是高校招生制度。虽然,这些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一直在往前推进,但绝大多数高校还并未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最终在录取上,仍只能在学生的分数上打圈圈。正因“唯分数论”大行其道,所以才会发生北大清华互掐这样无聊复可悲的事情。二是高校评价体系。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大学,都存在轻培养重研究的弊端。之所以如此,盖因后者可以量化,方便评估和申请经费,还可以提高国内排名和国际排名。在这种功利杠杆的指挥下,录取分数、论文数、经费数、成果数这些显性的指标,得到格外的强调和重视,而大学真正的主体功能——培养人才的功能却被大学主政者忽视。事实上,无论是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还是社会服务功能与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都是人才培养功能的延伸与细化。目前,中国大学的评价体系本末倒置,行政化、商业化、功利化色彩过于浓厚,已经背离了大学精神的初衷。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不只是要有专业知识的传习,更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公民道德。一句话,要注重专识,还要注重通识。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对此有精辟的论述:“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此通专并重未为恰当之说也”。他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大学教育应当通专结合,但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梅贻琦还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实,大学不仅是培养大师的地方,也应是人文精神的乐土,现代公民的人生课堂。某种意义上,后者或许更为重要。没有大师,我们可以等待,但大学生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对社会的影响却更加可怕。西哲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我看来,大学就是让人省察自己的人生的。一所真正好的大学,不在于高楼,甚至不在于大师,而在在于是否有能力培养出具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的知识人和现代公民。

  在一个连北大清华都可以为高分学生争得斯文扫地的时代里,但愿这并非奢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