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让医生的劳动获得更多尊重
赵昂
//www.workercn.cn2015-04-2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心外科医生如今在网上走红,一张他耗时18个小时,在凌晨三点半做完手术后,汗流浃背躺在手术室地上睡着的照片被广为流传,网友们惊讶于医生工作的高强度,与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的差强人意。

  根据《医学界》在2014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84.7%的医生在最近一年没有带薪休假过,超过四成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每月工资仅为3000-5000元。而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医生工资收入不足该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而在发达国家,医生收入是普通人收入中位数的3到4倍左右。

  成为一名医生,至少要经过7到8年的医学院学习,然后经过2到3年的实习轮转,方能拥有医师资格,而走上手术台独立手术,又要历经多年磨砺,个中辛酸不言而喻。2013年,全国执业医师数量仅为228万人,平均600人里才有一个医生,而诊疗总人次却高达73.14亿人次。医疗资源的整体不足和配置不均,使得医生的劳动强度加大,近七成医生曾连续工作36小时。97.5%的医生每晚平均睡眠低于8小时。

  医生群体付出的高强度劳动,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众对其也缺乏理解。2014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11.5万起,一些人并没有选择行政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暴力伤医事件频现。长期以来,对医生群体的误读,对基本医学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医生群体的劳动安全缺乏保障,让医院这一救死扶伤的敬畏之地,成为社会戾气的发泄场所。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分级诊疗制度的不健全,优质医疗资源的匮乏和分布不均,使得大型医院人满为患,医生不得不高负荷劳动,病人也把难以及时就诊的怨气撒在了医生头上。而工资体制和人事管理体制的滞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缓慢,使得医生收入难以增加,多点执业也无法突破,医生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亦难提高。

  医生的劳动得不到尊重,对于医疗事业和群众健康,损失不可预估。我国目前每年毕业60万医学毕业生,但其中只有10万人最终选择成为医生,六分之五的放弃从医者中,最大的弃医原因就是得不到尊重,医学院每年的报考人数和生源质量也在逐年下降。如果这样的态势得不到扭转,将导致医疗人才出现断层,最终危及全民健康。

  “五一”就要到了,在这个许多人享受团聚和休闲的日子里,医护人员依然要坚守于岗位,为百姓的健康护航。期待公众能对他们的劳动多一份尊重,也期待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医护人员的劳动,也能多一份保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