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收入差距较大”的未竟之语
//www.workercn.cn2014-05-3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收入差距较大”的未竟之语

本网评论员 郭振纲

  据《新华每日电讯》5月28日报道,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2013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3%;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实际增长10.9%。总体来说,工资水平的地区、行业、登记注册类型、岗位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9965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4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2582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约50%。

  去年全国职工工资持续增长,这是可喜的一面,说明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持续向好;但工资增长仍然不平衡,不同行业、企业、岗位之间工资差距较大,一些困扰多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明显的改观。审视工资差距大,感概工资“被增长”,虽然不乏情绪化的一面,但背后的未竟之语也不能不重视。

  考察工资增长,不仅要看全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而且要看行业、岗位之间的差距。相对于平均工资的增长,工资水平的合理性更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公平,而且也关系到人力资源的成本和效益。

  收入差距大,背后存在工资收入的不合理性。首先是行业工资水平的公平性。统计数据显示,金融业工资水平最高,但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并不合理。比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靠利差获利,依靠较大的利差收入,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润率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证券业金融机构在经纪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资管业务,靠“资金池”和“通道”赚取利润。保险业金融机构的保费一直偏高。金融业和其他行业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

  其次是岗位之间的不合理性。有些企业,高管的工资远远高于普通员工的工资,不仅显性工资差距大,隐形福利也不可同日而语。

  三是目前的工资收入计算依据,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贡献率、个人贡献率,仍然存在片面看业绩、岗位平均主义现象。

  四是一些行业领域的工资增长水平没有建立合理的调控机制,控高、保低、扩中做得还不到位。

  考察工资增长水平,不仅要关注其实际的增长幅度,而且要考察其公平性、合理性。只有工资得到实际增长,公众收入建立起相对公平和有效率的调节机制,这样的工资增长才是符合公众期望的。况且以工资为基准,其背后还牵涉税收、公积金、社保等,这些因素与工资同成长、共进退。如果工资收入不合理,其他方面也会连带呈现不合理现象。

  故此,我们既要看工资增长的比例,还要看工资增长背后的公平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