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在“众口难调”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www.workercn.cn2013-12-1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在“众口难调”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本网特约评论员 弓长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公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与此前执行的休假方案相比,新休假政策最大的不同是除夕不再是法定假日,春节长假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不再实行拼假式的小长假,假日总量与之前没有变化,均为11天(新华网 12月11日)。引发公众的广泛热议和吐槽。

    关于公休假时间的安排再次印证了公共事务有时“众口难调”,应该说这次有关方面还是颇为用心,从事前网络征求公众意见,到基本采纳公众投票最多的方案,减少调休,但依然是有不少人不满意,有人提出除夕不休假不满意,有人觉得总放假时间没有变化。

    客观而言,关于公休假的安排没有“帕累托最优”,如果一味迎合多放公休假的安排,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并不一定是最优,这意味着财富创造的减少,由此消费能力能否进一步释放也存在问号。但一定有“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法定节假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改革应当是有利于公众在享受既定假期的情况下,能够有更加增进休闲福利的选择,不必去和国际比较我国法定假日是多是少,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安排好法定节假日,同时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让公众能合理享受法定假日,舒心选择带薪休假,就能在不损害其他群体利益的同时,有更多更好的个性化选择,这就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对改革中最困难群体的尊重。按照劳动法律规定,只要是劳动者就应当享受休息权利,但现实中还有很多人群连最起码的休息权利都难以保障,比如快递、超市收银、物业等服务业人群,他们的基本诉求是能享受公共假期,现在公共假期是11天,如何保证他们能够公平享有,或者不放假也能享受国家规定的三倍工资,这应当是改革的最低目标。

    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还意味着对数量巨大的普通民众利益的充分考量。除夕放假不放假,放假总量没有变化,这样的一些诉求看似是对放假方案的吐槽,其更多体现了中国数量庞大的普通劳动者对于强制性休假的渴望,已有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有50%以上的人群难以享受带薪年休假,执行比较好的往往都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更多的职工寄望于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里就需要我们做好“帕累托改进”,一些老职工15天的休假难以落实,那么5天呢?不论是工作1年还是30年的劳动者,都至少享受5天的带薪年休假,这是法律的规定,既然是大家都享有的,怎样让它落实,这考验着管理的智慧,可考虑将5-15天的带薪年休假给予拆分,以国务院规定的形式将其中5天作为与法定节假日连接的,允许职工在现有春节、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十一法定假日中选择一个与之连在一起休假,让职工既有选择权,又有强制执行力度,再加上劳动行政、工会等积极主动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这样才可能有休假制度的“最大公约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