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小区二手交易群,看见欲望与生活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潜水”小区二手交易群,看见欲望与生活

来源:中国青年报公众号
2022-06-27 07:24

  原标题:“潜水”小区二手交易群,看见欲望与生活

  这两年,二手消费模式渐渐发展起来,购买二手商品也不再稀奇。拿我自己来说,第一次“下手”是在前门北京坊的一家饰品店里。那是一副复古味十足的圆形耳夹,设计风格充满上世纪的流行痕迹。戴上耳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就立马想象出要如何搭配才好看,它们能和购物车里躺着的哪个单品完美契合。飘飘然中,自觉掏出手机扫码付款。那时的我刚开始工作,尚未从消费主义的“陷阱”中醒悟过来。一不小心,又掉进了二手消费的“坑”。

  之后便是二手书籍。现在一些二手交易软件的用户界面十分友好,你可以根据需求直奔主题、径直下单,也可以在里面随便浏览晃荡。什么“五条人书单”“菜市场江湖书单”“治愈良品书单”,总有一款适合你。因为有着较为严格的消毒和品相确定流程,买起书来也比较放心,看过之后亦可以再次循环起来。虽然每次扫码定价时,难免要因一些书的贬值幅度而叹息,可每当看到自己的书上架后便很快“转手”了,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小骄傲。

  前段时间等电梯,偶然瞥到一个小区二手交易群的二维码。进群后,发现里面大多是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交易物品自然极其生活化。每天,群里会不断冒出小红点:“刚收到的抹茶,买多了,刘畊宏女孩喝起来!”“求一个升降电脑桌”“空气净化器,需要的给钱就出”“出一个动感单车,有意者私信我”……

  虽然暂时还没有参与交易,不过我总爱不时去群里看一眼。因为在那里,常常可以窥见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和欲望形态。孩子长大后,双11囤过的尿不湿、整箱的玩具、小学生课桌便失去了用场,腾出地方后就可以为下个人生阶段做准备了;公司年会上抽到的吹风机、扫地机器人和运动手环总显得有些鸡肋,倒不如群里出掉后更划算;还有那些终于发现自己实在用不了那么多口红和眼影的年轻女生,每一个价格“打到骨折”的二手彩妆背后,都是当初坚信“这个必须要买”的“激情下单”冲动。

  有意思的是,在讲究“实用为要”的二手交易群里,商品的价值排序正在被重组,定价逻辑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你会发现,只要供需对上了,那些越符合日常生活情境、越接地气的二手商品越容易成交。而且,社区性的二手交易中,消费的符号意义会大大消减,品牌溢价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压缩。

  有位卖家特地强调自行车是在国外购入的,暗示当初价格多么不菲。无奈,这个400多人的二手市场反应平平,自行车拖了两个多月都没脱手。还有一度风很大的网红吹风机,群里“无动于衷”的程度,简直跟电商平台动辄上万的销量成反比。

  观察二手交易的过程,让我开始反思起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什么是值得占有的?什么东西其实只需要一段时期的使用权?什么商品只为满足我炫耀型消费的心理?如果一些物品只会待在自己房间里积灰,那么把它转手给真正需要的人,不是更符合“物尽其用”的理念吗?那些倡导断舍离和极简生活的人,大概就是想明白了这些道理吧。

  前几年,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一个观察曾被广泛谈论——“附近的消失”。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己周边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能力”。在二手交易群里潜水久了,我发现这种连接似乎在让“附近”慢慢回归。

  想知道晚上七点还能在哪里做核酸、有没有合适的家政推荐、第一次领养猫的注意事项,都可以无负担地跑去群里问一声,也总能得到大家的热心回应。一起组团去打羽毛球的邀约,让曾经陌生的邻里间熟悉起来。有天傍晚,甚至有人在群里喊一声:“有没有人出来踢毽子?坐标京门老爆三。”很快,他们就组成了一局。那个场景,像极了小时候邻居惬意地凑在楼下一起乘凉、聊天的回忆。

  当然,“附近”的回归有欢快,也会有不快,伴随着争吵和纠纷的交易才更显真实。一次,群里两人约好了交易地点,可因理解有出入,他们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对方,一时情急便互相怼了起来。最后两人一拍而散,卖家小姐姐赌气在群里说道:不卖了。谁还要?降价出售。

  过了一会儿,熟悉周边地形的大哥一看两人发的定位,回复道:嗨!其实你俩就隔着一个拐角。(李康尼)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