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试验田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从实验室到试验田

来源:学习时报
2022-06-24 08:53

  原标题:从实验室到试验田

  今年春节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海南和四川考察。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关注与粮食安全直接相关的种子问题。在海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10日下午来到位于三亚市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情况。在四川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8日上午来到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走进试验田,听取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两次考察第一站都是先看种子,从实验室到试验田,从育种环节到试种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对种子如此重视?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源安全才能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地重视种源安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指出,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今年在海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一粒种子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种源安全决定着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从实验室到试验田,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的念兹在兹,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但是在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还有一些“卡脖子”技术难题亟待解决,必须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而这千钧重担就落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肩上。一颗良种的诞生,离不开他们在实验室千万次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离不开他们在试验田无数次的试种观测和对比筛选。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勇攀农业科技高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老百姓丰衣足食作出重要贡献。

  如果把保障粮食安全比作一场接力赛,那么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前半程主力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主要负责提供先进技术和优质种源;从试验田到高产田,后半程主力则是广大农民,实现粮食增产最终还得靠农民的付诸实践和科学耕种。从实验室到试验田,仅仅到达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中点而不是终点,只有把农业科技工作者手中的试验田,变成广大农民手中的高产田,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最终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四川考察期间所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

  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不仅要鼓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勇攀农业科技高峰,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同样重要。除了为农民提供优质种源、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还要通过组织好种粮大户、提高粮食补贴扶持力度等方式,多措并举让农民的粮袋子满起来、钱袋子鼓起来。归根结底,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农民从农业科技工作者手中拿稳拿好接力棒,跑出从实验室到试验田、从试验田到高产田的好成绩。(董大伟)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