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结构性“供需梗阻”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化解结构性“供需梗阻”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6-23 08:58

  原标题:化解结构性“供需梗阻”

  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等多项政策。对此,须辩证理性认识。

  今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等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遭受较大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GDP增速为4.8%,低于全年经济增速5.5%的预期目标。对此,必须抓紧时间窗口,出硬招实招,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淤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继续发挥“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促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经济要稳住,内需是关键。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形成了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内需潜力巨大。在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前提下,要逐步有序恢复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保存量、扩增量,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扩大内需,要从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供给创新能力两个层面同时发力。一方面,要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须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深化制度改革,完善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政策,优化政策设计,化解结构性“供需梗阻”。另一方面,应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提高创新供给能力,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需求。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式智能设备等电子产品消费升级。大力发展服务消费,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扩大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满足大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在财政承受能力可持续的前提下,适当适度增加养老、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公共支出。拓展县域乡村市场消费,进一步挖掘县城和农村消费潜力。落实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举措,稳定发展预期,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在稳就业、保供应、促发展、助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经济要稳住,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着力点。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要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改造城市老旧小区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要聚焦锻长板,扩大有效投资。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多措并举扩大民间投资,破除民间投资体制机制障碍,继续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两新一重”及补短板项目建设,创新民间投资方式,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汪彬)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