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推”进名企,指路还是套路?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内推”进名企,指路还是套路?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1-09-22 08:19

  原标题:“内推”进名企,指路还是套路?

  互联网、电信、金融等企业校招社招“内推”,国内“大厂”职位应有尽有,“内推”简历100%跟进有回复……眼下正值“金九银十”招聘旺季,不少声称可以“内推”简历进名企的招聘信息,在应届生的朋友圈中“病毒式”扩散。事实上,有些求职中介正利用招聘信息的不对称,做起了付费“内推”的生意骗局。(见9月20日《工人日报》)

  内部推荐,又称员工内荐,本是企业鼓励现职员工推荐优秀后备人才的招聘渠道,因其更高效,省时省力省成本,有人际关系作担保而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但近年来,不少机构打着“内推”的幌子,宣称免费完善简历、提供职业咨询及传授面试技巧,实则先免费拉群引流,再引导付费“收割”,待学生“上钩”后,夸大求职难度、制造焦虑,并提出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培训和“内推”、直推一步到位等解决方案,收费从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缘何求职者铤而走险选择付费“内推”?诚然,他们对于名企工作的渴求,加之辨别陷阱的经验不足,是这种付费“内推”屡屡得逞的部分原因。但其根源仍在于招聘信息的不对称。现实中,不少实习招聘是业务部门自行招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对求职者而言,他们较难获得此类招聘信息,因此愿意斥重金去买神秘的“内推”机会。这也让一些中介嗅到了商机,做起了付费“内推”的灰色勾当。

  我们不能过于苛求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花样百出的新型求职骗局面前,始终保持强大的免疫力。付费“内推”陷阱的存在,也侧面反映出高校就业指导的不到位,应通过相关课程提醒毕业生求职不可心浮气躁,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防范虚假招聘、乱收费、扣证件、培训贷等求职陷阱。

  面对侵害大学生求职者合法权益的付费“内推”,政府、学校、企业有必要加强协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严肃规范和整顿劳动力中介市场,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和受骗风险,提高毕业生求职素养和对不法骗局的判断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应担起责任,主动发现和曝光那些与中介机构一同招摇撞骗的内部人员,严肃处理内推交易行为,维护好求职者利益和就业公平。(孔德淇)

责任编辑:李嘉宇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