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共赏一轮明月,八月共庆万家团圆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中秋共赏一轮明月,八月共庆万家团圆

来源:中国网
2021-09-20 13:15

  原标题:中秋共赏一轮明月,八月共庆万家团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021年9月21日,一轮满月将高悬天际,把如银月光洒满大地。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如期而至。这是我们民族的集体约定,每到这个节日,人们心中便升腾起思亲的情感、丰收的喜悦,到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息。中秋节所蕴含的节日魅力无可抗拒,是深入骨髓的记忆,是打在肌体的烙印。

  中秋节是古老的、青春的。“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史籍记载,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此时适逢三秋之中,故名“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初唐、盛行于宋朝,传承至今、经久不衰。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自此,中秋节有了国家层面的地位,愈发显示出青春的姿容。

  中秋节是诗意的、文化的。月亮是真真正正的大众“情人”,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注入了无限的情愫,快乐时想到她,忧愁时想到她,幸福时想到她,悲苦时想到她。她是人七情六欲的载体,是人最愿意倾诉的对象。自古至今,她就是诗人痴情不变的意象,是文人不断抒怀的主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周作人、沈从文、柳存仁、汪曾祺、从维熙、贾平凹、王安忆……许多近、当代作家笔下,都有不少关于中秋节的隽永文字。中秋节的文化意蕴,更是丰满得令人陶醉,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表征。

  中秋节是家国的、情义的。中秋节是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齐名的四大传统节日,积淀了丰蕴的文化内涵,其最为独特、最为突出的文化价值,就是浓浓的思乡情绪和家国情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都是这种情怀的深情表露。在农历八月瓜果飘香、五谷丰登时节,在十五满月如盘、月光皎洁之时,人们最期待亲人团聚、分享快乐,祭拜月神、祈福来年,这是农耕时代老百姓最为朴素的心愿与至今不改的主题。

  疫情下的中秋节,让人对家国之间的关联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更为深刻的认知。“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强大的祖国,没有安宁的环境,哪有节日的舒爽和畅?哪有人民的幸福美满?

  共赏一轮明月,共庆万家团圆。在望月怀古、期盼团圆的中秋节,我们更思念那些为守护国家安全、百姓安宁而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戍边官兵、公安干警、医师护士……岁月静好、节日温馨,背后就有他们的支撑。当我们在品月饼、猜灯谜、扎灯笼、玩游戏中感受节日快乐的时候,当我们在亲友聚餐、外出旅行中体验喜庆祥和的时候,别忘了他们为大家、为社会付出的辛劳和作出的贡献。

  (雷钟哲 陕西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