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秋传统文化中涵养厚重家国情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在传承中秋传统文化中涵养厚重家国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9-19 14:52

  原标题:在传承中秋传统文化中涵养厚重家国情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又是一年中秋至,皓月高悬,清澄生辉。

  中秋节作为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传说,并有吃月饼、饮桂花酒、赏月等习俗。这些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社会、家国情怀的认知与精神价值追求,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断闪耀着时代光芒。

  千里明月夜,佳人共赏时。中秋佳节,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是诗意的浪漫,更是丰富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蕴藏着华夏儿女对小家团圆、大家幸福、国泰民安的祈愿和追求,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的愿望,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熔铸着中华儿女魂,砥砺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奋进力量。穿越时空,代代相传,不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生动写照,与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气节交相辉映,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汇聚成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家国情怀承载着思接千古的文化底蕴

  中秋团圆,是皓月当空下对家国情怀的致敬。情满中秋,缘牵万里,文脉悠长、思接千古是中秋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传承,中秋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的依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记忆,把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相互交融。它是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以和谐为基调、以共享为福祉,创设了一种阖家团圆、举国同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家国理念,包含着“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传承着“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就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以此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家国情怀根植于历久弥新的精神沃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的底色。“家国天下”,家齐,国才能治。中秋承载着深厚的家缘、国缘,延伸着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凝聚着国人的信念,聚焦着家国大爱。家国团圆是中国人爱家爱国的深层感悟,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意识,体现着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这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的理想追求,是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彰显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时代价值内涵,赋予了中国更具特色的民族品格、文化自信与独特魅力,经过岁月的积淀与历史的检验,更加历久弥新。人们在中秋月圆之夜体悟文人墨客咏月颂月、借月抒怀的孤高旷远境界,体会阴晴圆缺中渗透的哲学道理,感悟“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让传统节日激发起人民的爱国主义向心力,构筑起家国统一的群体意识,成为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我们要用文化基因的纽带,传承家国情怀,托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家国情怀升华于勇毅前行的人民力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是民族的情感需要,是国家的崛起之基,也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与使命所在。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以节抒情、以节载道、以节承志,从中秋文化中洞察历史,从传统节日中走向未来,努力形成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才是中华传统节日的真正意义所在。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我们要自觉弘扬和传承中秋传统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将个人理想与人民期盼紧紧相系,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紧相牵,在映照现实中,以家国情怀汇聚起亿万家庭与个体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代明炜,系中国社会科学网特邀评论员)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