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普大有可为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高校推普大有可为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9-19 07:25

  原标题:高校推普大有可为

  进入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仍然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首要任务,而民族地区、偏远农村地区是重点地区,要不断提高这两个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和普及质量,整体提高乡村民众语言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以推广普及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在这项工作中,高校大有可为。

  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力度,关键在学校;学校普通话普及,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取。高校可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培训,对口帮扶乡村学校教师提升普通话水平。2020年以来,教育部组织50个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深度贫困地区,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赋能,对口52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力度,要从娃娃抓起。“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这是抓住普通话推广普及的关键一招。从陕西师范大学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民族学校普通话推广情况的调查看,存在学习障碍的中小学生,主要原因是接触普通话较晚,普通话说得不够好,与同学交流、向老师请教存在问题。在182个有效问卷中,10.3%的学生上小学才接触普通话;87%的学生认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让他在学习以及与人交往中更加自信。高校可积极参与“童语同音”计划,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确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幼儿园定点支持,对教师进行语言专业培训,同时开发针对幼儿园的学习资源,缩小地域之间教学资源差距,为幼儿种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助力其成长成才。

  高校可发挥自身语言研究优势,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方言以及语言使用状况调查。通过研究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了解当地语言文化特征,编写有特定学习对象的普通话学习手册,并开发相关课程,制作新媒体视听教学资料,指导乡村普通话普及与推广。与此同时,还可面向农牧民就业创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普通话能力培训,建设一批语言能力培训基地,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语言能力提升计划,在普通话过关的基础上,提升农牧民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为其发展产业、参与就业奠定基础。

  高校可开展大学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义务支教、结对帮扶,既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也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相结合的机会,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校可发挥多学科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乡村的文化教育活动。比如,播音主持、新闻传播、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可组织教师送教下乡,巡回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指导乡村文化站组建经典诵读社团,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增强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形成正确的语言观、民族观、文化观。

  (作者:党怀兴,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