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诗心不灭 只待发芽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艺评】诗心不灭 只待发芽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5-16 07:01

  【艺评】

  原标题:诗心不灭 只待发芽

  沙洲

  欧阳修道:“今年花胜去年红。”已经走过六季的《中国诗词大会》前不久收官,收获了漂亮的收视率和极高的平台播放数据。同样突破国产“综N代”后继乏力常态的,还有两周前收官的《经典咏流传》第四季。这两档央视出品的文化综艺,不仅在节目创作与传播状态毫无疲态,且在与观众的交互中不断进行创新回应,以迭代形式不断升级优化,牢牢占据今年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C位。

  来自上海的民警陈曦骏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六季节目以来,《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者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也从垂髫小儿到白首老者。纵观它产生的冠军,有从小在书香中熏陶的“00后”中学生,有文学硕士、工科博士,也有看似与诗词毫不相关的外卖小哥、民警。这些热爱诗词的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通过电视平台、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的联动,去释放、展现自己,不仅打破了彼此交流的藩篱,更拉近了国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有人质疑,像《中国诗词大会》只是“背诗大会”,《经典咏流传》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实际上,这类节目就是面向普通民众,定位在普及和推广的层面,对其文化功能抱着过高的期待,难免操之过急。能够让古典诗词变得可读、可听、可看,唤醒集体的传统文化记忆,唤起人们对诗词、对传统文化美的感受以及兴发感动,让诗词和大家亲近起来,已算完成了阶段性的胜利。

  曾几何时,许多牙牙学语的垂髫小儿,都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开始学文识字。可以说,“诗心”本是流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天然文化基因,割舍不断。可惜的是,岁月流长,多少人在嘈杂喧闹中流于自怨自怜或自夸自恋的浮薄,轻易随声附和平庸和碎片化,渐渐忘却了,血脉里能让自己兴发感动的传统文化因子。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的自我质问,也许是夜阑风静之时,你我都会兴发的自我质问。身体是自己的,又仿佛不是自己的,为养家糊口而活,为房子、存款而活,为许许多多丢不掉的牵挂而活着。

  能不能暂时丢下这些营营的忙碌,让灵魂诗意地栖居,让“此身”真正属于自己?外卖小哥雷海为做到了,民警陈曦骏也做到了。多年挚爱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有着炫目光环的诗词大会总冠军,而是作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没有苟且地生活,仍然葆有蓬勃的生命张力,借由诗词超越庸常,在精神上抵达属于富有诗意的远方。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登上诗词类综艺的舞台,也许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诗词之为用是让我们有富于感发的不死的心灵,让先人蕴含在诗词中的胸襟学问、人格精神,对自然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得到生生不已的延续。

  庄子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诚然,古典诗词无法助谋膏粱,对一个人能否春风得意也无助益,却能让我们在吟咏诵读时感受到美好的灵魂,美好的致意,美好的愿望,让被世俗缠绕、日益枯燥无趣的心变得既温柔又坚强,让我们琐碎平凡的日子变得赏心悦目。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中的最大公约数,让人们亲近经典,需要以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再造经典。

  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说过: “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如今,《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通过全新视听演绎,这虽然与吟诵有很大区别,却能通过流行的音符让现代人来深度体验诗词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与作者达到一种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经典也因而重获传承的生命力。而诗词大会上涌现出一批如陈曦骏、雷海为等普通劳动者,则充分说明古典诗词的传播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才最美妙。

  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的迭代传播,变化的是节目内容与叙事、表现形式,不变的是它们都在唤起我们的文化共鸣和共同的文化记忆。这使得节目虽然热度可能有起伏,但是传播属性却具备了超越文化时空,超越受众年龄、阶层的能力,形成大众基于现实生活和古典诗词美学形态的文化调和。它们所引起的对母语文化的共鸣共识与感知追寻,必将丰富持久。

  因为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融在血脉中的种子只要惠风和畅,泥融沙暖,它就能发芽。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