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追捧“别人家的老师”,憧憬教育“该有的模样”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追捧“别人家的老师”,憧憬教育“该有的模样”

来源:中工网
2021-04-14 15:07

  龚先生

  01

  “叫我‘小邹’就行,如果不喜欢我的研究方向,我可以改……”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邹来泉的招生信息在微博引来1.4亿人围观。据网友爆料,这些内容来自邹老师主持的课题组公众号推送。两次招生信息中,邹老师就课题组氛围、对学生的要求、补助等问题,做了诙谐幽默的阐述。

  在今年初的一篇推送中,他还可爱地总结了“2020年的十件小事”:指导学生想要放弃 13 次,担心给学生发不起补贴12次……

  走红网络之后,邹老师收获无数好评,有网友表示“你就是我的梦中情师”,更有网友晒出自己身边“宝藏导师”同样诙谐的金句——

  同样是最近,四川乐山犍为县一中校园内,县教育局局长段礼富在一场活动后,为了给高三同学解压,即兴跳了一段2分钟的霹雳舞,引得台下3000多名学生疯狂鼓掌欢呼,视频随即在网上热传。

(乐山犍为县教育局局长段礼富即兴跳霹雳舞给高三同学解压  图源互联网)

  诙谐幽默的话语,接地气的舞姿,两位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实力圈粉,背后有着网友对“别人家老师”的羡慕,以及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向往。

  02

  邹老师和段局长身上有些共同点——真诚、谦逊、包容、有温度、有情怀;能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待;能常怀同理心,与学生共情。

  正是这些因素成就了“宝藏老师”们在舆论场上的“高光时刻”。

  段礼富局长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当时跳舞并非博人眼球,只是作为教育人的本分和应该担当的责任。

  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道尽了漫漫求学路上的艰辛与不易。对莘莘学子来说,如果这一路能有几位亦师亦友的老师相伴,能在压力山大时得到老师的理解与鼓励,能被老师一视同仁地对待与重视,那么,求学之苦或许可以减轻几分,未来的人生之路或许会多一些改变与惊喜。

  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来有自,它根植于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和谐师生关系之下,我们可以看见教育“该有的模样”。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今年全国两会上,江苏锡山中学唐江澎校长的这一金句刷屏。接受记者采访时,唐校长讲起多年前他被校史资料中一张80年前照片感动的经历——

  那是一张小男孩的单人照,上面写着“一学年以上不缺课者”。当时照相应该是件很隆重的事,学校给一年以上不缺课的孩子拍照,体现的正是教育的朴素善良、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关怀。如今一些学校里也挂着很多学生的照片,多是高考名列前茅、竞赛获奖的学生照片。

  在唐校长看来,学校和老师把镜头对准谁,教育就在哪里聚焦。

  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校和老师对教育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关乎教育的成效,也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教育理念。这种态度可能是几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一段即兴发挥的舞蹈,可能是一次公开的演讲、一次面对面的长谈,或是一个温暖而坚定的眼神……

  03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的新闻刷屏网络——浙江杭州一位小学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全班39个学生一一手绘了漫画肖像,配上简洁走心的文字评价,作为送给孩子们的期末评语;“燃灯校长”张桂梅,以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女子高中,以瘦弱身躯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未来,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毕业季,大学校长与毕业生谈人生、谈担当、谈奋斗、谈成功,精彩的毕业寄语屡屡冲上热搜,也让无数已迈出校门的人受益匪浅。

(浙江一位老师为全班学生手绘漫画肖像,并配上简洁文字评语  图源互联网)

  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以不同方式诠释着对教育的理解,表达着对学生的爱与关怀。而那些“宝藏教师”身上的闪光点,正是当今理想教育的发力点。

  同时,现实中仍存在个别教师对学生施以言语暴力、体罚等,一些学校奇葩、雷人的教学和管理手段不时见诸媒体。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不仅使学生受害,更令教育蒙羞。

  “你怎样对待学生,学生就怎样对待世界。”

  期待更多为师者能从朴素、高尚的职业动机出发,努力做有耐心、有温度、有长远眼光的教育者,让知识传承,让文明赓续,让青春激荡,让学子成长,让梦想飞扬。

  多一些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