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并非结束 “考研凡尔赛”是虚幻的优越感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上岸”并非结束 “考研凡尔赛”是虚幻的优越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4-09 16:49

  原标题:“上岸”并非结束 “考研凡尔赛”是虚幻的优越感

  随着各大招生院校陆续“放榜”,2021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接近尾声。300多万人报名,再创考研人数新高。回顾考研的艰辛过程,有人欢喜“上岸”,也有人立誓来年再战。这些天,围绕考研学生的笑与泪,也成为媒体报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

  有一类考研新闻渐成套路:“同寝室4男生考研全成功”“学霸班30人考研29人上线”“13个考研宿舍组团上岸”……点开这些报道链接,大多都是在介绍当事人考上了哪所学校的什么专业,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秘诀”。

  介绍考研成功者的学习经验,对后来人起到激励作用,本身并无不可。不过,如果新闻报道的重点,不是真正传授学习经验,而只是强调考研成功的结果,以“整个宿舍”“全班”等标题吸引眼球,就跑偏了方向。在这种“考研凡尔赛”的优越感之下,有关学习经验和方法的介绍往往显得空洞,既缺乏对报考专业特性的分析,也没有对科研兴趣的展望,只有自律、团结、友善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括。

  更重要的是,片面宣扬考研成功,难免给人带来一种“上岸”就是结束的错觉。对于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考研,考研成功以后又有什么打算,对自己的科研生活有什么计划,似乎甚少涉及。这样的报道在字里行间,都似乎只想说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就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近年来,为了遏制对考试焦虑情绪的传导,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有关部门严禁学校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过去那种只介绍高分考生事迹,而缺乏对教育深刻思考的内容少了。一些地方也尝试不公布高分段考生排名,避免对考生个人的炒作。社会逐渐意识到高考并不是最终结果,而仅仅是人生的过程,人们对高考结果和考试排名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考研同样如此。对于个人来说,成功考上心仪的院校,固然可喜可贺,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机遇,但对整体社会来说,考研不能停留于“内卷”。不管怎么样,每年院校录取名额摆在那里,总要录取那么多学生,研究生招生录取只是招生单位每年都会进行的常规工作而已。在研究生学历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舆论更应当意识到,考研非但不是结束,而只是新一轮科研人才培养的开始。

  与此同时,提升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水平也成为有识之士的密集呼声。高校对不合格的研究生实施淘汰,是最近几年让人感觉“新鲜”的气象。其实,清理不符合要求、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本来就该是优化教育质量的正常方式。之所以人们感到新鲜,就是因为有些学校或多或少存在“注水”现象,学生把拿到录取通知书等同于获得毕业证书。“严进宽出”之下,教育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为国家科研队伍输送后备人才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校园里难免弥漫着浮躁。

  “考研凡尔赛”之所以存在,说明唯文凭论、唯学历论在一些人内心依然根深蒂固。其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年轻人并不少,近年来,有些出类拔萃的研究生,积极尝试科研创新,取得让同龄人仰望的成果,在国际竞争中展示了中国青年研究者的实力,这样的报道更有传播力,也更能让人获得激励。不再以考试结果论英雄,而是沉下心鼓励创新突破,才是切实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应有姿态。

  对于考研者而言,成功“上岸”也只是开始。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从一个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的本科生,变成锻炼研究能力、尝试科研创新的研究生,面临身份的转变,也需要完成思维的切换。不管今后选择走哪条路,研究生就要有研究生的规矩和要求,如果跟不上研究生学习的节奏,不光文凭不是唾手可得,个人理想与抱负也难以充分施展。(王钟的)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