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债子还”的现实意义-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媒体关注

“父债子还”的现实意义

王梓佩
2020-10-27 13:59:21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某艺人父母其实是失信被执行人,拖欠银行款项并挪用数百户业主维修基金费,引起舆论关注。事件全貌尚未可知,但就问题本身而言,确实有讨论价值。

  先要明确“失信被执行人”所指。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法院应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说,失信被执行人不是还不起,而是不想还。正因为这种态度之恶劣,国家已经出台多项规定,包括公布其身份信息、限制高消费、在市场准入中予以惩戒等,坊间也戏称他们是老赖。

  恰好我国长期存在“父债子还”等传统观念,失信被执行人拒不还钱,人们自然将目光转向他们有经济能力的成年子女。问题在于,法律并未规定失信被执行人亲属承担连带责任,限制高消费也限于被执行人自身,因此,无法强制“父债子还”。

  应该说,不搞连坐符合法治精神。但在笔者看来,在道德层面呼吁“父债子还”再合适不过——替赖账的父母还钱虽然不是义务,却是社会层面对于一个善良之人的合理期待。

  首先,我们很难说清楚子女有没有使用过父母的不义之财,父母的债很可能也是子女的债。其次,就算没有用过,眼见一家人欠着别人的血汗钱,真能心安理得?再者,公众也没有强人所难,往往是子女具有明显的偿还能力,人们才呼吁“父债子还”。

  从理性角度看,失信被执行人也很可能给家人带来“隐性障碍”。比如贵阳市息烽县法院通过社交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家属在压力之下,便代其清偿。还有,某“老赖”的女儿报考某事业单位时政审无法通过,这名父亲当场联系执行法官,履行完毕。如果欠债不还钱,搞不好你也会遇到这些难题。

  总而言之,“父债子还”也好,“子债父还”也罢,这种要求在针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语境中,不是转移惩罚,而是为了实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公平,值得期许。

编辑:宋环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